《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揚》PPT
第一部分內(nèi)容: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
一、識作者
著名記者——沈英甲
沈英甲(1948—)筆名佳英、英佳,吉林輝南人。1983年畢業(yè)于北京廣播電視大學機械系。1968年應征入伍,歷任空軍部隊無線電員,《世界知識》雜志編輯,《科技日報》機動記者、主任記者,科技日報社副刊部主編,機動記者部主任。197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二、知背景
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日前公布的一份報告稱,世界上36個國家和地區(qū)由于內(nèi)戰(zhàn)或氣候惡劣等原因,面臨嚴重糧食短缺困境。在發(fā)展中國家,有1/5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全世界每年有600萬學齡前兒童因饑餓而夭折。在解決糧食緊缺問題的過程中,科技進步無疑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我國率先培育成功的增產(chǎn)20%的超級水稻必將造福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和尊敬。
2001年2月19日,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袁隆平院士頒發(fā)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①本文就是在袁隆平獲獎后,沈英甲寫的一篇關于袁隆平先進事跡的人物報道。
[伴讀] ①留取三尺臥榻,夢成萬千稻香。這就是一個耄耋老人執(zhí)著稻田的故事。埋頭苦干,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他把蒼生裝在了心頭上!
三、明文體
人物通訊
人物通訊是以寫人物的思想和事跡為主的通訊。一般有一個或幾個中心人物。如果是報道群體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幾個比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訊有系統(tǒng)報道某個人物先進事跡的長篇通訊,也有表現(xiàn)人物片斷事跡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寫、通訊小故事。
寫好人物通訊的關鍵是抓住人物的特點,揭示出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懷和思想境界。要求寫作中既見事,又見人,通過典型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精神風貌。常見的寫法有:①通過矛盾沖突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境界,②通過人物的行動、對話等表現(xiàn)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③通過細節(jié)描寫、心理刻畫等展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四、拓知識
1.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xiàn)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評估機構(gòu)的一份報告稱,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價為1 000億元。對此,他說:“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從播種到收獲,每天都要下田,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我的追求。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級,太庸俗。”
一介農(nóng)夫,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物質(zhì)和精神雙重富有的心靈富豪。②
[伴讀] ②袁隆平買了兩部華為手機,摸了一下豪車,擁有一套別墅。有人就在網(wǎng)絡咒罵。
遲暮英雄被辱罵詛咒,流量明星拿著高價片酬,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真的問心無愧嗎?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鼠雀之輩,口舌之行。
2.感動中國頒獎辭——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quán)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nóng)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五、理基礎
1.記字音
①田埂( ) ②淤泥( ) ③秈稻( )
④分蘗( ) ⑤貶斥( ) ⑥花蕊( )
⑦稻菽( ) ⑧一蔸( ) ⑨饑饉( )
⑩掖( )
... ... ...
第二部分內(nèi)容:*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
一、知背景
張秉貴(1918—1987),原北京市百貨大樓糖果柜臺售貨員, 張秉貴用自己心中的“一團火”,溫暖著每一個顧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有燕京八景,張秉貴售貨被稱為“燕京第九景”③。1957年,張秉貴被評為北京市勞動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級售貨員稱號。197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09年,張秉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本文是《北京日報》記者在1977年采訪張秉貴同志后寫的通訊。
[伴讀] ③張秉貴在平凡而光榮的崗位上,將旁人眼中簡單的售貨升華成為一門服務的藝術。
二、理基礎
1.記字音
2.識字形
3.辨詞義
(1)傳頌·傳誦
[辨詞] “傳頌”側(cè)重“頌”,傳播頌揚。“傳誦”側(cè)重“誦”,指輾轉(zhuǎn)傳播誦讀。
[選詞] ①這些經(jīng)典文章都被廣泛地______。
②人們______著這個感人的英雄事跡。
(2)質(zhì)問·質(zhì)疑
[辨詞] “質(zhì)問”指詰問、責問。“質(zhì)疑”指提出疑問,即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
[選詞] ①韓愈敢于______、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②面對父母的_______,他語無倫次地不知如何解釋。
4.積成語
[語境呈現(xiàn)]
①一到星期天,農(nóng)貿(mào)市場上便熙熙攘攘,買賣十分興隆。
②要想自己成為幸福的人,就應當對別人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赤誠相見。
③志愿者的使命感驅(qū)使他們不約而同地遵守嚴格服務守則,絕不茍且。
④觀眾們?nèi)褙炞⒌赜^看魔術師的精彩表演。
⑤解放軍醫(yī)療隊的隊員和顏悅色地接待前來就診的病人。
⑥大會堂里座無虛席,燈火輝煌,始終充滿著喜慶的氣氛。
... ... ...
第三部分內(nèi)容:*“探界者”鐘揚
一、知背景
2017年9月25日,著名植物學家、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西藏大學教授鐘揚在去內(nèi)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學院為民族地區(qū)干部講課的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年僅53歲。鐘揚不幸離世的消息令學界深感悲痛,許多學者和記者紛紛以各種形式撰文紀念這位良師益友。④本文就是中國青年報記者撰寫的一篇報道。
[伴讀] ④簞食瓢飲,篳路藍縷,十六年如一日,他是將論文寫在山川大地上的科學家,以53年的人生做到了別人100年也做不完的事。
二、拓知識
鐘揚事跡:立心天地厚
鐘揚長期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zhì)庫收集了數(shù)千萬顆植物種子;鐘揚援藏16年,足跡遍布西藏最偏遠、最艱苦的地區(qū),長期的高原工作讓他積勞成疾,多次住進醫(yī)院,但他都沒有停下工作。多年來,鐘揚為西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7年9月25日,鐘揚在內(nèi)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鐘揚“時代楷模”稱號。
頒獎辭: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達植物生長的最高極限,跋涉十六年,把論文寫滿高原。倒下的時候雙肩包里藏著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熱愛的藏波羅花,不屑于雕梁畫棟,只綻放在高山礫石之間。
... ... ...
第四部分內(nèi)容:任務群構(gòu)建與探究
文本構(gòu)建
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
主旨歸納
這篇人物通訊通過具體事例展現(xiàn)了科學家袁隆平重視實踐、實事求是、敢于向權(quán)威宣戰(zhàn)、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也表現(xiàn)了他引領“綠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評價了這位雜交水稻專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義:不僅使中國率先在世界上實現(xiàn)了“超級稻”目標,而且對解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糧食問題都具有重大意義。
*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
主旨歸納
本文通過敘寫“勞模”張秉貴的日常工作,贊美了他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以“為人民服務”的熱忱,在平凡的售貨員崗位上練就了令人稱奇的“一抓準”“一口清”技藝和“一團火”的服務精神。
*“探界者”鐘揚
主旨歸納
新聞通過回顧鐘揚教授生平的事跡,熱切贊美了鐘揚忠于祖國、奉獻人民、不懈探索追求的“種子”精神。
任務探究
任務探究一 精心選材,以事寫人——賞析新聞的選材
任務導引
比起其他文體,新聞的選材尤為重要,因為新聞必須完全真實,必須用事實說話。用事實說話,就是用具體的材料寫新聞,離開了具體的材料就不成其為新聞了。本課三篇新聞都是選用了具體而真實的材料,凸顯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質(zhì),學習時要注意品讀。
... ... ...
第五部分內(nèi)容:任務設計
1.《喜看稻菽千重浪》寫了哪幾件事?分別體現(xiàn)了作為一名科學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精神?
答案、2001年春節(jié)過后的第二天,袁隆平領獎前仍在稻田里工作。體現(xiàn)了他熱愛并獻身于農(nóng)業(yè)科研事業(yè)的精神。②1961年袁隆平發(fā)現(xiàn)了“天然雜交稻”的雜種第一代。體現(xiàn)了他勇于實踐、敢于探索的精神。③1964年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體現(xiàn)了他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④1992年袁隆平發(fā)表文章批判貶斥雜交稻的文章。體現(xiàn)了他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精神。⑤1986年以來,袁隆平提出并實現(xiàn)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zhàn)略思想,為我國糧食大幅度增產(chǎn)作出了突出貢獻。⑥袁隆平正在引導一場新的“綠色革命”,體現(xiàn)了他矢志為中國和世界人民作貢獻的精神。
2.袁隆平在研究雜交水稻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樣解決的?
答案 ①困難:權(quán)威論斷的否定雜交無優(yōu)勢,有些人的嘲笑——對遺傳學的無知;有些學者認為雜交制種無法應用于生產(chǎn)。②袁隆平在研究中遇到很多困難,但他并不迷信權(quán)威,而是認真分析,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試驗,用事實證明了他的培育雜交水稻的理論設想是科學的,是切實可行的。
3.《*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中,選取了張秉貴同志的哪些素材來表現(xiàn)他的“一團火”精神的?
答案 新聞先通過柜臺三件小事寫出了張秉貴同志熱心為民的服務態(tài)度;然后回顧了他辛酸的童年經(jīng)歷和在舊社會的遭遇,點出他熱心態(tài)度的原因;再通過顧客對張秉貴的溫暖回饋,反映出社會環(huán)境的和諧美好,繼而激勵他更熱情誠摯地為人民服務;最后用讀者對張秉貴精神的贊美和傳揚表現(xiàn)出“一團火”精神在延續(xù)。文章選材角度多樣,但都是緊緊圍繞張秉貴的“一團火”精神來選材的。
... ... ...
關鍵詞:部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喜看稻菽千重浪PPT下載,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PPT下載,探界者鐘揚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