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與最樂》PPT課件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
2、讀課文,積累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3、歸納并理解課文的論點,初步了解本文的論證方法。
4、爭做盡心盡責的人、最快樂的人。
學習重點與難點
重點:對人生觀的思考,對責任的思考
難點:歸納并理解課文的論點;訓練嚴密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 ... ...
一、走近作者
梁啟超(1873—1929)廣東新會人。他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著名的學者。1898年參加戊戍變法,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著有《飲冰室合集》、《少年中國說》。
二、整體感知
1、作者所論述的“最苦與最樂”與什么相關?
2、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3、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快樂是什么?
三、整體感知
梁啟超先生認為:
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人生應當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
... ... ...
四、合作探究
1、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責任未了的?
作者開篇用一個設問句,通過與貧窮、失意、意志、死亡進行對比,說明這些痛苦都有辦法排除,而獨有責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擔壓在肩頭,無處可逃,從而說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責任未了。
2、未盡責任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為什么未盡責任是人生中最大的痛苦?
對人 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
對事 凡屬我應該做的事。
對自己 凡屬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
原因 良心受責備。
... ... ...
三、分析文章的論證方法
1、第1-2段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并請找出相關語句。
舉例論證:答應的事沒辦、欠人的錢沒還、受人的恩惠沒報答、得罪人沒賠禮
對比論證:未盡責任之苦與貧困老死之苦
比喻論證:“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
2、第3段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并請找出相關語句。
引用論證:
A:古語“如釋重負”,
B:俗語“心上的石頭落了地”。
C:孔子的話“無入而不自得”。
比喻論證 “海闊天空”
對比論證 “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有利的證明了本段的論點: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 ... ...
字詞積累
注音
契( )約 悲天憫( )人 卸( )卻
解釋詞語
莫若:不如。
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
契約:證明出賣、抵押、租賃等關系的文書。
任重道遠:任務繁重,道路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艱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奮斗到死為止。
仁人志士:有仁愛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負的人。
... ... ...
七、課后作業(yè)
1、寫小作文:
細翻自己人生的扉頁,想必有許多事令你痛苦或快樂,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對苦與樂的認識。
200字左右。
2、用“如釋重負、悲天憫人、任重道遠、死而后已”這四個詞語連詞組段,詞序不拘,字數在100字以上。
關鍵詞:最苦與最樂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最苦與最樂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