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不列顛尼亞”》PPT課件3
本文是一篇特寫,也稱新聞速寫、新聞素描,一般用類似于電影“特寫鏡頭”的手法呈現,是作者深入新聞事件現場或某些重要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在讀者面前的一種新聞體裁。
本文的正文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1、導語(第1段)
2、主體(2-10段)
3、結語(最后1段)
... ... ...
第一個場景:6月30日下午4點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別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第2-4段)
第二場景:下午6時15分,在添馬艦軍營東面廣場舉行象征英國統(tǒng)治結束的告別儀式,降下英國國旗。(第5-7段)
第三場景:7月1日子夜時分,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紅旗升起。(第8-9段)
第四場景:7月1日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第10段)
... ... ...
這篇特寫在報道新聞事實時,還適當地加入了一些背景材料。請找出來并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4、7、11自然段。背景中有歷史事件回顧,港督府的修建、英國統(tǒng)治香港的天數、英國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雖然只寫了一天中發(fā)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歷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豐富的知識中感受到深厚的歷史內涵。
請同學們概括本文的中心
本文通過描述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的四個場景,出色地記錄了象征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充分表現了香港回歸這一深刻的歷史主題。
... ... ...
文中多處運用了恰當的對比,請找出來并說明其作用。
1.“但這一次不同:永遠都不會有另一面港督從這里升起”一句運用對比,強調了這次升旗是具有標志意義的最后一次,象征著英國殖民者在香港的終結。
2.“停泊在港灣中的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和鄰近大廈上懸掛的巨幅紫荊圖案,恰好構成這個“日落儀式”的背景”一句中“不列顛尼亞”號和巨幅紫荊花圖案構成形成鮮明對比,說明英國在香港的統(tǒng)治即將結束,而作為特別行政區(qū)象征的紫荊花圖案將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將回到祖國的懷抱。
3.“大英帝國從海上來,又從海上去。”短短的十三個字,運用對比手法,包含無窮的意蘊:當年從海上耀武揚威地來,今天黯然地從海上離去。勝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 ... ...
新聞力求簡短,但本篇新聞在有些地方如第四段用了較多的筆墨介紹港督府,這樣寫有何作用?。
首先,在結構上給讀者一個緩沖空間,因為彭定康告別并離開港督府是4時40分,此時距告別儀式6時15分尚有1小時35分,這樣可以自然地由一個場景過渡到另一個場景。其次,在思想內容上,以總督府的滄桑變遷來暗示香港的百年變遷,是中國日益強大的另一體現。
關鍵詞:別了不列顛尼亞教學課件,語文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八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別了不列顛尼亞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