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三顧茅廬》PPT免費(fèi)教學(xué)課件,共23頁。
走進(jìn)作者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漢族,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代表作《三國演義》。
羅貫中生于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茍同于流俗,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后,專心致力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今存署名由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等。
背景介紹
本文節(jié)選自名著《三國演義》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zhàn)長江孫氏報(bào)仇”,當(dāng)時有宏圖大志的劉備依附于劉表,屯駐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騙,去曹營前薦諸葛“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
后劉備又遇到司馬徽,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jià)是:“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兩人的薦語,更引起了劉備拜見諸葛亮的興趣。一顧茅廬遇崔州平,論天下事;二顧茅廬遇諸葛均、黃承彥,留下書信。課文從三顧茅廬開始寫起。
整體感知
說說文本可分為幾個部分,簡要概括。
第一部分: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的過程。適逢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劉備立于廳前等待。
第二部分:諸葛亮醒后,劉備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輔助的過程。這便是著名的“隆中對”部分。
諸葛亮:
①高風(fēng)亮節(jié);諸葛亮有一身才華,卻甘心做“南陽野人”,劉皇叔若非一片赤誠,不能邀其出山,可見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風(fēng)亮節(jié)之行。
②仁心愛人;劉皇叔為天下蒼生計(jì),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馬之勞,這是儒者大義,足見其一片仁義。
③聰睿過人;一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廬,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見諸葛亮之智。
劉備:
①仁心愛人;劉備求賢若渴,非是為了一己之私,在諸葛亮未應(yīng)出山時,劉備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是為蒼生計(jì),以此可見其仁人之心。
②誠心求賢;劉備為見得諸葛亮,不顧貴胄身份,“凡三往”,可見其求賢之誠。
③虛心求教;劉備自知謀略不足,因此請見諸葛亮,言“開備愚魯而賜教”,可見其請教虛心。
④待人寬和有耐心;在張飛表現(xiàn)出急性子時,劉備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耐心與寬厚。
⑤有遠(yuǎn)大的政治抱負(fù)。
藝術(shù)特色
人物的出場的藝術(shù)。
小說常見的人物出場方式主要有:
①“單刀直入”(開篇就讓人物走出場來);
②“先聲奪人”(先聞其聲,后見其人);
③“鋪墊渲染”(千呼萬喚始出來)。
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一說諸葛亮的出場屬于哪一種,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屬于鋪墊渲染。例如,首段劉關(guān)張三人的不同意見;路遇諸葛均;階下侍立等晝寢的諸葛亮醒來等。
在出場前對諸葛亮的烘托、渲染,增加了故事的張力和神秘感,極大地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探究《三顧茅廬》故事經(jīng)久不衰之秘:
①《三顧茅廬》的情節(jié)在史書中僅有寥寥幾筆,但在羅貫中筆下,這個故事豐潤起來,并隨著《三國演義》的感染力一同為人熟知。
②《三顧茅廬》的“隆中對”部分,表現(xiàn)了諸葛亮之智,又因其類似于總綱內(nèi)容,給人深刻印象,因此經(jīng)久不衰。
③古代士人都有一個擇賢主而事的夢,求賢若渴也是賢君的表現(xiàn),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傳唱不衰。
概括主題
本文記敘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大業(yè)的故事,贊揚(yáng)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品質(zhì),也展示了諸葛亮未出山便知曉天下事的雄才大略。
... ... ...
關(guān)鍵詞:三顧茅廬PPT課件免費(fèi)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