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PPT下載
第一部分內容:預讀先學 —— 讀文本內容,學基礎知常識
語言知識積累
一、給下列加顏色的字注音
(1)修姱( ) (6)溘死( )
(2)攘詬( ) (7)方圜( )
(3)延佇( ) (8)侘傺( )
(4)攬茝( ) (9)忳郁邑( )
(5)謠諑( ) (10)偭規(guī)矩( )
二、識記文中基礎知識
1.解釋下列加顏色詞的含義
(1)長太息以掩涕兮: ________
(2)謇朝誶而夕替: ____
(3)謇朝誶而夕替: __________
(4)雖九死其猶未悔: __________
(5)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_____________
(6)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_____________
(7)謠諑謂余以善淫: __________
(8)偭規(guī)矩而改錯: _________________
(9)競周容以為度: __________
(10)寧溘死以流亡兮: ___________
(11)夫孰異道而相安: _______
(12)忍尤而攘詬: ______
(13)伏清白以死直兮: _________
(14)悔相道之不察兮: ______________
... ... ...
三、名言警句
1.課文名句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4)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6)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7)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8)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2.課外名句——屈原名句
(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離騷》
(2)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涉江》
(3)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
(4)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涉江》
(5)茍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涉江》
... ... ...
文本常識積累
一、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原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因受小人的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自投汨羅江而死,以示忠君愛國之懷。我們今天所見的屈原的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計25篇。它們是:《離騷》(1篇)、《九歌》(11篇)、《天問》(1篇)、《九章》(9篇)、《遠游》(1篇)、《卜居》(1篇)、《漁父》(1篇)。
二、背景展示
戰(zhàn)國時期,已經歸并成為了七個大國,這七個大國都想統(tǒng)一中國。在七國中,秦國最強,楚國最大,齊國最富。韓、趙、魏三國小。屈原是楚王的同姓貴族,起初頗得懷王的信任,是國君的近臣,后因小人誣陷而被放逐,對黑暗現(xiàn)實不滿。楚國政治腐敗,首都為秦兵攻破,他既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又深感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遂投汨羅江而死。此詩寫于詩人因受到讒言第一次被放逐時,詩人是被迫遠離故土的,因此,其憂國憂民的思想隨處可感。
三、文體知識
楚辭體
楚辭體,文體名。起于戰(zhàn)國時楚國,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這類作品,富于抒情成分和浪漫氣息;篇幅、字句較長,形式也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語勢。因其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稱之為“楚辭體”,又名“騷體”。
... ... ...
離騷PPT,第二部分內容:精讀研析 —— 讀課文題點,析思路明答案
學習目標
1.積累有關文學常識,積累文中名句及屈原名句。
2.理解并把握詩中的關鍵語句,分析、理解詩人的品格。
課堂導語
屈原是詩國的一顆巨星,遠在眾星之前,他出現(xiàn)在我國詩歌史上,成為無數(shù)后繼者所仰慕的風范。他的不朽之作——《離騷》,震古爍今,千百年來深深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成為我國詩歌史上以至世界詩史上最為激動人心且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 ... ...
整體感知
下列對課文內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兩千四百九十字。在這首詩中,詩人的崇高理想和火熱的感情,迸發(fā)出了異常燦爛的光彩。
B.對于《離騷》的命名,司馬遷解釋為“猶離憂也”,漢代班固在《離騷贊序》里也說:“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詩歌敘述了詩人的生平事跡和他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反復曲折地表達了他的憂心之深。
C.《離騷》表現(xiàn)了詩人眷念祖國和熱愛人民的胸懷。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有著宏偉的抱負,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國的危亡。
D.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離騷》表現(xiàn)了屈原崇仰真理、矢志報國的高尚品格,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思想同楚國的黑暗政治之間的矛盾。
解析 “敘述了詩人的生平事跡和他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分析不當。
... ... ...
課堂互動
1.請認真閱讀文章,勾畫出表現(xiàn)屈原品格的句子,并指出其品格特點。
答案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
(3)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
(4)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嫉惡如仇。
(5)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忠貞不移。
2.《離騷》讀起來非常有樂感,在這方面詩人采用了哪些技巧?
答案 (1)押韻。如“余雖好修姱以 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 兮,又申之以攬茝”,“替”“茝”是韻腳;“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錯”“度”是韻腳。
(2)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兮”是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在這首詩里,一般是兩句合起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兮”用在上下句之間,增加了停頓,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
(3)大量使用對偶句。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等。
(4)多用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及疊音詞。如“ 羈”“郁邑”“侘傺”“陸離”等是雙聲詞,“岌岌”“菲菲”等是疊音詞。
... ... ...
問題爭鳴
你贊同屈原抱石沉江這一舉動嗎?為什么?
對屈原抱石沉江這一舉動是否贊同?
甲方觀點:對屈原抱石沉江這一舉動不贊同。
甲方辯詞:
答案 (甲方)不贊同。屈原雖遭楚王放逐,但楚國人民并沒有拋棄他,他自感面君無望,心中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便抱石沉江,這其實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現(xiàn)。他應堅強地活下來,活著便有希望。
乙方觀點:對屈原抱石沉江這一舉動贊同。
乙方辯詞:
答案 (乙方)可以理解。作為那個時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貴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關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的賞識和支持下才能實現(xiàn),他的高潔的節(jié)操只有君王幫他力排眾議時才能保持。當君王不賞識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撐他的柱石,若不想改節(jié),不想改變自己,那么,他只有走這一條路。我想屈原走向這條不歸路是無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 ... ...
離騷PPT,第三部分內容:多讀厚積 —— 讀素材美文,積素養(yǎng)提技能
素材運用
一、課本素材
點擊文本
1.年輕的屈原懷揣革新政治、強盛楚國的理想,一路探索,追求不止。即使理想受挫,仍九死未悔,癡心不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他追求理想、堅持真理的佐證。
2.屈原一生堅守高尚節(jié)操,嫉惡如仇,鄙視群小,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真正做到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向世人展示了他傲岸不屈的偉大人格。
運用示例
當我們用現(xiàn)世的眼光審視屈原時,一定會覺得他很傻很傻?擅\如果可以重來的話,他一定會重新投入汨羅江的。我想,執(zhí)著和理想便是他的生命主題吧。當一個人過于強烈地期望一件不可能的事時,生命就演變成了一種悲劇。
可是執(zhí)著卻能在生命中開出艷麗的花朵,理想能在黑暗中碰撞出浪漫的火花。
一個被楚國和世人都拋棄了的人依然可以寫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如此堅定的詩句;可以唱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如此動人的歌詞;可以吼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如此慷慨的誓言。一個不被愛的人依然愛著別人,希冀著祖國,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
美政,楚王,理想是一種散發(fā)著香味的罌粟,引屈原走向他的悲哀。所以他的詩中夾雜著光波流瀉的星空,也充斥著令人心酸的孤獨。一步,一步,從三閭大夫的政治家,走向了腰懸長劍的詩人。
... ... ...
美文深讀
核心亮點:開頭、結尾(二)
作文命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唐詩曰:“一葉落知天下秋。”宋詩云:“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一葉飄零而知秋,一枝勃發(fā)而見春。尋常細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縮影,無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請以“一枝一葉一世界”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先讀佳作]
滴水藏海看屈原
①屈原是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痛,也留給世人永遠的感動。前事不忘,后世之師,痛定思痛,我們應做的是屈原個例,來窺測悲劇的原因。(1)
1.鳳頭精彩
(1)第①段在結構上有什么技巧?
提示 第①段在結構上統(tǒng)領全文。
②屈原只是一滴水,但滴水藏海,背后是深廣的社會背景和獨特的個人性格特征。(2)
(2)第②段作為對開頭的補充,有什么特點?
提示 精美的開頭需要補充,指出了背后“海”的具體內容。
... ... ...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PPT課件免費下載,離騷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