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提升》物質(zhì)及其變化PPT
第一部分內(nèi)容:一、物質(zhì)常見的分類方法及其應用
1.交叉分類法涉及的不同類別之間是并列與交叉關系。
2.樹狀分類法中的類別之間存在并列關系和包含關系。
3.同類物質(zhì)常具有許多共性。通過物質(zhì)所屬類別(如酸、堿、鹽、氧化物等),可以推測它們所具有的性質(zhì),尋找它們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關系。
【針對訓練】
1.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下關系: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合物與純凈物屬于重疊關系(如圖④)
B.化合物與堿性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如圖③)
C.分解反應與復分解反應屬于并列關系(如圖②)
D.鈉鹽與碳酸鹽屬于并列關系(如圖②)
解析:選C。A項,純凈物包含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B項,堿性氧化物是化合物中的一種,屬于包含關系;D項,鈉鹽與碳酸鹽屬于交叉關系。
2.按照物質(zhì)的樹狀分類法和交叉分類法,對于HCl的分類正確的是( )
①酸�、趶娝帷、垡辉帷、芏嘣帷、莺跛�
⑥無氧酸�、呋衔铩、嗷旌衔�
A.全部 B.①②④⑤⑧
C.①②③⑥⑦ D.①③④⑤⑥
... ... ...
物質(zhì)及其變化章末整合提升PPT,第二部分內(nèi)容:二、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及離子共存
1.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要點
(1)易溶、易電離的物質(zhì)(包括強酸、強堿、大多數(shù)可溶性鹽)以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非電解質(zhì)、難電離的物質(zhì)(包括弱酸、弱堿、水等)、難溶物、單質(zhì)、氣體、氧化物等用化學式表示。
(2)離子方程式兩邊的原子個數(shù)相等,電荷總數(shù)相等。
(3)檢查各項是否都有公約數(shù),檢查是否漏寫必要的反應條件。
2.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
(1)看離子反應是否符合客觀事實,如Fe跟稀H2SO4反應,寫成2Fe+6H+===2Fe3++3H2↑是錯誤的。
(2)看化學式拆寫是否正確,如NaHCO3與稀鹽酸反應寫成
2H++CO2-3===CO2↑+H2O是錯誤的,因為HCO-3是弱酸的酸根,不能拆開。
(3)看離子方程式兩邊原子、電荷是否相等,如Zn+Ag+===
Zn2++Ag兩邊正電荷不相等。
(4)看是否漏掉部分離子反應,如H2SO4溶液與Ba(OH)2溶液的反應,寫成Ba2++SO2-4===BaSO4↓或H++OH-===H2O都是錯誤的。
3.判斷離子共存
(1)離子間因生成難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質(zhì)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OH-分別與Fe2+、Fe3+、Mg2+、Cu2+、Al3+、Ag+、Ca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②Ba2+(或Ca2+)分別與SO2-4、SO2-3、CO2-3、SiO2-3、PO3-4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③Ag+分別與Cl-、Br-、I-、CO2-3、SO2-4等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④Cu2+(或Fe2+)分別與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2)離子間因生成氣體而不能大量共存
H+分別與CO2-3、HCO-3、S2-、HS-、SO2-3、HSO-3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如HCO-3、HSO-3、HS-等)在強酸或強堿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HCO-3+H+===CO2↑+H2O;
HCO-3+OH-===CO2-3+H2O。
(4)離子間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S2-、I-、Fe2+等還原性離子與NO-3(H+)、MnO-4(H+)、ClO-等氧化性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針對訓練】
3.判斷下列離子方程式是否正確,錯誤的說明原因,并寫出正確的離子方程式。
(1)鐵粉溶于稀硫酸
2Fe+6H+===2Fe3++3H2↑
(2)用氯化鐵溶液制取Fe(OH)3膠體
Fe3++3H2O===Fe(OH)3↓+3H+
(3)氫氧化銅溶于鹽酸
OH-+H+===H2O
(4)氫氧化鋇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混合
2OH-+Cu2+===Cu(OH)2↓
(5)鋁與氯化銅溶液發(fā)生置換反應
Al+Cu2+===Al3++Cu
(6)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
H++OH-+SO2-4+Ba2+===BaSO4↓+H2O
(7)碳酸鈣溶于硝酸溶液
CaCO3+2H+===Ca2++CO2↑+H2O
(8)碳酸氫鈣溶液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混合
HCO-3+OH-===CO2-3+H2O
... ... ...
物質(zhì)及其變化章末整合提升PPT,第三部分內(nèi)容:三、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1.步驟
2.方法
(1)逆向配平法:如果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是同一種物質(zhì)(也稱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可以從生成物的一側(cè)配平,即先確定生成物的系數(shù),再確定反應物的系數(shù)。
(2)殘缺方程式的配平法:所謂殘缺方程式,即某些反應物或生成物的化學式未寫出,它們一般為化合價不變的水、酸、堿等。對于這類方程式的配平,不僅要配平化學計量數(shù),還要寫出未知物質(zhì)的化學式,其方法是先配平含變價元素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再通過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觀察增、減的原子或離子數(shù),從而確定未知物并配平。
(3)合并配平法:某物質(zhì)中元素的化合價同時升高或降低,可以將這種物質(zhì)當作一個整體計算化合價變化總數(shù)。
... ... ...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物質(zhì)及其變化章末整合提升PPT下載,物質(zhì)及其變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