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PPT
第一部分內(nèi)容: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jīng)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yōu)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 ... ...
師說PPT,第二部分內(nèi)容:解題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
“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背景介紹
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yè)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 ... ...
師說PPT,第三部分內(nèi)容:字詞注音
嗟乎! 嗟:(jiē)
句讀之不知 讀:(dòu)
或不焉 不:(fǒu)
官盛則近諛 諛:(yú)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 傳:(zhuàn)
郯子 郯:(tán)
萇弘 萇:(chánɡ)
老聃 聃:(dān)
李氏子蟠 蟠:(pán)
作《師說》以貽之 貽:(yí)
... ... ...
師說PPT,第四部分內(nèi)容:整體把握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古之學者必有師”。
第1段,從正面闡發(fā)中提出中心論題,為批判“士大夫之族”恥于從師確立理論根據(jù)。
第2段,正反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
第3段,以圣人孔子從師的例子,指出古代圣人重視師道的事跡,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4段,贊揚李蟠“不拘于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 ... ...
師說PPT,第五部分內(nèi)容:課文分析
一、第1段
思考:中心論點是什么?分幾個層面來論述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jié)為從師的結(jié)果。這句不僅起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nèi)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yè)、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zhì),“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是包含“仁”、“義”等具體內(nèi)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yè)”就是下文的“六藝經(jīng)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yè)”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jié)構,譯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二、第2段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jié)。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最后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 ... ...
師說PPT,第六部分內(nèi)容:寫作特點
1.整句散句結(jié)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jié)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
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
第三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jié)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lián),上遞下接。
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 ... ...
師說PPT,第七部分內(nèi)容:文言知識類釋
一詞多義
1.師
在本文中,“師”字共出現(xiàn)了如下五個常用義項:
①老師: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蠖粡膸,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②以……為師:吾從而師之?鬃訋熪白、萇弘、師襄、老聃 。
③從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④學習: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不恥相師 。
⑤指有某種專業(yè)技能的人: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2.恥
文中的“恥”,做“以……為恥”講,為意動用法。如:
①不恥相師
②恥學于師
3.于
①在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對于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③被 :不拘于時
④比 :師不必賢于弟子
⑤向 :學于余
... ... ...
師說PPT,第八部分內(nèi)容: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從師
(2)吾師道也 學習
(3)惑而不從師 有疑惑
2.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以……為師
(2)而恥學于師 以……為恥
(3)位卑則足羞 感到羞恥
3.形容詞作名詞: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愚蠢的人
(2)小學而大遺 。ù螅┑姆矫
(3)其賢不及孔子 賢能
... ... ...
師說PPT,第九部分內(nèi)容: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3)吾師道也
(4)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5)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被動句:
不拘于時
3.提賓句: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讀,不解惑
(2)小學而大遺 學小而遺大
4.介詞結(jié)構后置:
(1)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2)而恥學于師
(3)師不必賢于弟子
(4)學于余
5.省略句:
(1)吾從(之)而師之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關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PPT課件免費下載,師說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