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愛蓮說》PPT優(yōu)質教學課件,共43頁。
文體知識
說,古代的一種議論性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跟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
作者介紹
周敦頤(1017—1073), 字茂叔,謚號元公,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他與李寬、韓愈、張拭、黃干、李士真、朱熹并稱為“石鼓七賢”。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周敦頤集》卷三(中華書局2009年版)。這篇文章是周敦頤做南康(今江西星子)郡守時寫的。他曾于府治東側開辟一塊40余丈寬的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當微風吹過,田田荷葉輕搖,朵朵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鼻。先生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愛蓮花之潔白,感宦海之渾濁,于是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整體感知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再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疏通文意。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只喜愛菊花。自唐朝以來,社會上的人(都)非常喜愛牡丹。
我只喜愛蓮花,(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它的柄)內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香氣遠聞更加清芬;它潔凈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賞玩(它)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花,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很少有傳聞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花的喜愛,應當人很多了。
精讀細研
1.作者為什么獨喜歡蓮花?作者分別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
2.蓮和菊花、牡丹有什么不同?這三種花相比,各有什么象征意義?
菊花,花之隱逸者。牡丹,花之富貴者。蓮花,花之君子者。
菊是隱逸者,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3.作者寫對蓮花的喜愛,為什么還要寫菊花和牡丹?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菊花秋天開放,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是花中的隱士,具有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從正面襯托蓮的形象。
牡丹雍容華貴,是富貴的象征。人們對它的喜愛反映了貪慕富貴、追逐名利的世風。因此它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形象。
4.作者稱“蓮”是花中的君子,蓮的特點與君子的哪些特點相似?
5.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作者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通過作者對“菊”“牡丹”“蓮”三種花的態(tài)度,表明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6.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這是一種什么表現(xiàn)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志向?
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借蓮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概括主題
作者借贊美蓮的優(yōu)美的形象和高貴的品質,表達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也婉轉地批判了當時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
學后感悟
許多人喜愛牡丹,追名逐利,周敦頤則只喜愛蓮,獨守心中的那片凈土。追名逐利似乎是人之天性,安貧樂道則不易做到,因為做一個精神上的富有者是多么艱難!讓我們在商品經(jīng)濟的大潮中,用蓮的高潔品質來洗滌我們的心靈吧。
... ... ...
關鍵詞:愛蓮說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