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登勃朗峰》PPT課件(第1課時),共26頁。
學(xué)習(xí)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梳理作者的游蹤。(重點)
2.把握作者綜合采用散文筆法和小說筆法的寫作技巧,品味作品優(yōu)美的語句,感受幽默的語言風(fēng)格。(難點)
3.體會并感受作者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素養(yǎng))
背景資料
本文選自《遠處的青山》(新世界出版社2011年版)。林文華譯。有改動。在19世紀的歐美作家中,很少有人像馬克·吐溫那樣熱衷于旅行:在國內(nèi),他的足跡遍布東西海岸,從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直到美國的北部邊境;在國外,他不僅多次游歷歐洲各國,還曾遍游美洲、非洲、亞洲、大洋洲的諸多國家。足跡遍布全球的旅行為馬克·吐溫創(chuàng)作游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他一生中共創(chuàng)作過三部主要的游記作品:《傻子出國記》(又譯作《傻子國外旅行記》)、《國外旅行記》(又譯作《流浪漢國外旅行記》)、《赤道旅行記》(又譯作《赤道漫游記》)。帶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密西西比河上》也包含了大量游記性質(zhì)的內(nèi)容。課文就是馬克·吐溫游記作品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作者介紹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作家。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斯。代表作《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借兒童的眼光,對庸俗的社會習(xí)俗、偽善的宗教以及種族歧視等做了辛辣的諷刺,語言流暢詼諧。后期創(chuàng)作思想深化,用筆更趨老辣。其作品以方言和民間口語寫活生生的現(xiàn)實,開辟了新的現(xiàn)實主義道路。
整體感知
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1-6段)寫登山的見聞和感悟。
第二部分(第7-11段)寫乘車的經(jīng)歷與感受。
按照作者先后到達的地點,復(fù)述課文。注意要講清楚作者的經(jīng)歷。
作者一行人先到馬蒂尼,第二天路上結(jié)伴而行的游人很多。然后從黑首去高地,沿途看到秀美的景色。快到阿冉提村前,欣賞到壯觀的勃朗峰。在峰頂高地,望周圍山峰的景象,有了獨特的感悟。然后下山經(jīng)河谷,坐“車王”的敞篷車去沙蒙尼。
作者為什么在第1段中比較“我們”和其他游客出行方式的不同?
通過乘車的、騎騾的都焦炙于火辣辣的艷陽之下可憐的樣子,與“我們”避暑納涼,稍作歇息的愜意悠閑的樣子進行對比,說明去勃朗峰徒步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作者在登勃朗峰的途中看到了哪些美景?請找出這些句子并賞析。
第2段寫腳下峽谷。
只見其間一股清流急湍,環(huán)顧四周,巖壁巉峻,丘崗蔥綠,美不勝收。整個黑首道上,到處瀑布傾瀉,轟鳴作響。
從視覺和聽覺的角度,描繪出了峽谷美不勝收的奇景。
第3段寫勃朗峰:白雪覆蓋,日照其上,光艷耀目。
我們拾級而上,威嚴的穹頂也隨之愈升愈高,聳入藍天,最后仿佛獨踞蒼穹。
氣勢宏偉 高聳入云 直插云霄
第4段寫勃朗峰周圍的山峰:淺棕色的光禿尖巖。
有些頂端尖峭,并微微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纖指;有一怪峰,形如塔糖。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周圍的山峰比作“纖指”“塔糖”,直觀形象,表現(xiàn)了山峰形態(tài)多姿、奇形怪狀的特點。
作者寫“車夫之王”與寫其朋友筆法不同,試具體分析。
寫“車夫之王”是濃墨重彩,從多角度展開描寫,突出車王是本領(lǐng)高超的傳奇人物;寫其朋友是簡筆勾勒,作為“勃朗隊長”的朋友,爬山次數(shù)和向?qū)礁?梢娺@里的奇人奇事還有許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給讀者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
... ... ...
關(guān)鍵詞:登勃朗峰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