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機械效率》簡單機械PPT優(yōu)質課件下載,共27頁。
學習目標
了解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了解機械效率并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了解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一、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
思考:不使用機械直接提升物體做的功,與使用機械提升物體時做的功相同嗎?
實驗探究:使用動滑輪是否省功
實驗步驟:①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將鉤碼緩慢地提升一定的高度,所做的功為:W1=G.h。將數據填入表格。
②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和一個動滑輪將同樣的鉤碼緩慢地提升相同的高度,動力所做的功為:W2=F.S。
并記錄實驗數據。
實驗數據
實驗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雖然在兩次實驗中鉤碼被提升了相同的高度,但使用動滑輪時拉力做的功要多一些。這說明,盡管使用動滑輪會省力,在使用動滑輪的時候,還得克服動滑輪的重力,以及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做功。所以,使用機械不能省功,還需要額外多做一部分功。
有用功( W有用):為了達到目的,人們必須做的對人們有用的功.
在上面的實驗中,克服鉤碼的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有用=G.h
額外功(W額外) :人們并不需要但為了達到目的又不得不做的功.
若用滑輪組提升鉤碼,不得不克服動滑輪本身所受的重力以及摩擦力等因素的影響而多做一些功, 而做的功(對目的沒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
總功(W總):有用功跟額外功的總和叫總功。(使用機械時。動力所做的功)。W總=W有+W額
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的單位都是焦(J)
二、機械效率
日常生活中中,我們總是希望額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學中,用機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
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
計算公式:η=𝑾有/𝑾總
注意:對于實際機械,由于總是有額外功存在,一定有η<1。
物理意義:機械效率是標志機械做功性能好壞的重要指標,機械效率越高,機械的性能越好。
三、測量機械效率
1. 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鉤碼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照圖甲安裝滑輪組,分別記下鉤碼和繩端的位置。
③如圖乙所示,勻速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讀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測出鉤碼上升的高度h和繩端移動的距離s,將這三個量填入表格。④算出有用功W有、總功W總、機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⑤改變鉤碼的數量,重復上面的實驗。
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
(1)物重:同一個滑輪組,提起的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高。
(2)動滑輪重:提起的物重一樣,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
(3)摩擦(輪與軸及輪與繩之間)、繩重。減小摩擦可以減少額外功,提高機械效率。 如:加強機械運動部位的潤滑、采用輕質細繩
2. 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①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
②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木塊、木板、斜面、白布、毛巾
實驗步驟:
1.測量木塊的重力,記錄數據;
2.把木塊用彈簧測力計沿斜面勻速向上拉;分別記錄拉力F、小車沿斜面移動的距離S、木塊上升的高度h。
3.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重復步2。
4.斜面傾斜程度不變,在斜面上分別鋪棉布、毛巾。重復步2。
... ... ...
關鍵詞:機械效率PPT課件免費下載,簡單機械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