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地面形態(tài)的變化PPT課件
結合以上圖片你發(fā)現沙塵暴天氣發(fā)生時的主要現象有哪些?
1、強風將地面的塵沙卷起;
2、空氣中含有大量沙子;
3、空氣相當混濁;
4、天氣灰暗,看不見陽光,能見度極低;
5、車上、建筑物上、人的身上到處是沙子,人們行走困難;
... ... ...
什么是沙塵暴?
沙塵暴也稱沙暴或塵暴,指的是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米的惡劣天氣現象。
沙塵暴是沙暴和塵暴兩者兼有的總稱,是指強風把地面大量沙塵物質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氣特別混濁,水平能見度小于 一百米的嚴重風沙天氣現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風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層所形成的挾沙風暴;塵暴則是大風把大量塵埃及其它細粒物質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風暴。
沙塵暴強度劃分為4個等級:
1、4級≤風速≤6級,500米≤能見度≤1000米,稱為弱沙塵暴;
2、6級≤風速≤8級,200米≤能見度≤500米,稱為中等強度沙塵暴;
3、風速≥9級,50米≤能見度≤200米,稱為強沙塵暴;
4、當其達到最大強度(瞬時最大風速≥25米/秒,能見度≤50米,甚至降低到0米)時,稱為特強沙塵暴(或黑風暴,俗稱“黑風”)。
... ... ...
沙塵暴天氣是怎樣形成的?
沙塵暴多發(fā)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質裸露的地表,這里的空氣容易受熱,而其上空的空氣相對較冷,就造成暖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形成空氣對流。當出現長時間大風天氣時,就容易將地面沙塵卷至高空,并被強風吹到其他地方,形成沙塵暴天氣。
沙塵暴形成原因是什么
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象地球溫室效應、森林銳減、植被破壞、氣候異常等因素。
沙塵暴形成的條件中哪些與人類活動有關?
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fā)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是形成沙塵暴的主要原因,并加重了其強度和頻度。
... ... ...
沙塵暴帶來的危害
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農業(yè)減產。
沙塵暴對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絕不亞于臺風和龍卷風。近5年來,我國西北地區(qū)累計遭受到的沙塵暴襲擊有20多次,造成經濟損失12億多元,死亡失蹤人數超過200多人...
2、大氣污染、表土流失。
沙塵暴降塵中至少有38種化學元素,它的發(fā)生大大增加了大氣固體污染物的濃度,給起源地、周邊地區(qū)的大氣環(huán)境、土壤、農業(yè)生產等造成了長期的、潛在的危害。特別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貧瘠的土地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
沙塵暴防災應急
應急要點
●及時關閉門窗,必要時可用膠條對門窗進行密封。
●外出時要戴口罩,用紗巾蒙住頭,以免沙塵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損傷。應特別注意交通安全。
●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應減速慢行,密切注意路況,謹慎駕駛。
●妥善安置易受沙塵暴損壞的室外物品。
專家提示
●發(fā)生強沙塵暴天氣時不宜出門,尤其是老人、兒童及患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的人。
●平時要做好防風防沙的各項準備。
... ... ...
如何防治沙塵暴
專家指出,目前人類控制天氣的能力還很有限,減緩沙塵暴災害頻率與強度的關鍵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態(tài)保護與建設,特別是地表植被的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yōu)先 、防治并重” 的生態(tài)保護與建設方針,建立和完善生態(tài)保護的法規(guī)和政策體系,停止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的生產活動。
根據討論的結果,想一想,人類應該為防治沙塵暴做些什么?
一 植樹造林,形成生態(tài)屏障;在城市中種植花草,增大綠化面積。
植樹造林,我們可以達到減小風速,降低風沙侵蝕。另外,森林也眾所周知,森林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防風固沙,調節(jié)氣候等功能。通過有很強的生態(tài)效益。
二 推動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中心的生態(tài)恢復保護帶。
增加植被覆蓋率,增加降雨量,從而調節(jié)干旱地區(qū)的水循環(huán)最終達到改善氣候環(huán)境;
三 在河套地區(qū)和沙黃土地等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以保護水資源和天然綠洲為中心,控制沙化土地,保住天然綠洲,逐步擴大人工林;
四 蒙古的荒漠地區(qū)是現在乃至將來長期影響我國乃至東南亞氣候的主要沙塵暴源區(qū),因此,應加強與周邊地區(qū)的合作共同防治沙塵暴
五 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素質;
人們應該有少使或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節(jié)約紙張的使用,大力推廣紙張等可回收資源的再利用。
... ... ...
已取得的成績及目標
1978年,國家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1991年,又啟動了全國防沙治沙工程,使中國的荒漠化防治步入了工程化、規(guī)�;l(fā)展的軌道。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中國的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國家林業(yè)局長周生賢指出,中國防治荒漠化的目標是: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即到2010年,基本遏制荒漠化擴展的趨勢;到2030年,在鞏固前期治理成果的基礎上,實現人進沙退;到2050年,爭取使凡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關鍵詞:地面形態(tài)的變化教學課件,沙塵暴教學課件,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PPT課件下載,六年級科學幻燈片課件下載,地面形態(tài)的變化PPT課件下載,沙塵暴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