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PPT優(yōu)質課件,共23頁。
學習目標:
1.了解隋唐至五代十國政權更迭的歷史脈絡。
2.掌握“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了解隋唐盛世局面。
3.認識隋唐時期的民族交往與交融。
學習重難點:
1.重點:隋唐至五代十國的政權更迭;隋唐時期的民族交融
2.難點:唐朝的民族關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歷史人物的評價
隋朝的興亡
1.建立:581 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定都長安。
2.隋文帝勵精圖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國力日強。史稱“開皇之治”。
3.統(tǒng)一:589年,隋滅陳,統(tǒng)一全國。
4.意義:結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5.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隋朝滅亡的原因:
1、隋朝大運河的開鑿,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隋煬帝橫征暴斂,窮奢極欲,朝廷腐敗。
3、隋煬帝大敗契丹,橫征高麗,戰(zhàn)爭頻繁,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
4、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最終引發(fā)大規(guī)模起義。
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隨后,唐軍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tǒng)一全國。
二、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1)貞觀之治
①概念:626年,李世民繼帝位。在他統(tǒng)治期間。吸取隋亡的教訓,開創(chuàng)了少有的開明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
②表現(xiàn):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知人善任,虛懷納諫。
(2)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
唐高宗在位時,皇后武則天參與朝政,高宗死后不久,她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在她當權期間,唐朝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
(3)開元盛世
①概念:712年,唐高宗之孫李隆基即位,是為唐玄宗。他具有革新魄力,最終將唐朝統(tǒng)治推向歷史上的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②表現(xiàn):政治上,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經濟上,發(fā)展生產;社會上,大興文治;軍事上改革兵制。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隨后,唐軍消滅各支起義軍和割據勢力,統(tǒng)一全國。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
一、安史之亂
經過
755年,身兼三個節(jié)度使的安祿山在范陽起兵, 發(fā)動叛亂,歷時8年,史稱“安史之亂”。于 763 年被唐平定。
原因
①開元年間,唐玄宗在邊境重地增置軍鎮(zhèn),加強邊防,軍鎮(zhèn)長官節(jié)度使兵力隨之擴大。
②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沉于享樂,怠于政事,任人唯親,朝政趨于腐敗。
影響
①唐軍許多將領擁兵自重,中央集權被削弱;
②邊防空虛,吐蕃占領河西隴右地區(qū),邊疆頻頻告急。
③唐朝從此由盛轉衰。
二、黃巢起義: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加劇,進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統(tǒng)治。
(2)經過:875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fā),橫掃大半個中國,一度攻占長安,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tǒng)治。(3)結果:黃巢起義軍的將領朱溫降唐,被封為節(jié)度使。他與其他藩鎮(zhèn)聯(lián)合鎮(zhèn)壓黃巢起義,逐漸控制政權。884年,起義以失敗告終。
... ... ...
關鍵詞:《從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國》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