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小結與提升》透鏡及其應用PPT
第一部分內容:重點突破
類型1 凸透鏡與凹透鏡的比較
1.下列四幅圖是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 B )
2.根據如圖所示的入射光線和出射光線,則虛線框中應填上的光學元件是( A )
A.凸透鏡 B.凹透鏡
C.平面鏡 D.凹面鏡
3.如圖所示,把一凸透鏡放在平面鏡前,當用眼睛觀察鏡子時,光束似乎是從M處發(fā)散開來的,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D )
A.0.4 m B.0.3 m C.0.2 m D.0.1 m
4.一束平行光通過某一透鏡后的光路如圖所示,由此可知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C )
A.該透鏡是凸透鏡
B.該透鏡可以有實焦點
C.用此類透鏡制成的鏡片能矯正近視眼
D.用此類透鏡制成的鏡片能矯正遠視眼
5.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入O處光學儀器后聚于主光軸的S點,取走光學元件后,光線會聚于S'點,則該鏡一定是( D )
A.凸面鏡 B.平面鏡
C.凹透鏡 D.凸透鏡
類型2 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
6.( 通遼中考 )近期流行一種“自拍神器”,給旅行者自拍帶來了方便。如圖所示,與直接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 B )
A.增大像距
B.增大取景范圍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縮短景物到鏡頭距離
7.如圖所示,老奶奶用放大鏡看書,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像,應( A )
A.保持書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書遠一些
B.保持書與眼睛不動,放大鏡離書近一些
C.保持書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書近一些
D.保持書與放大鏡不動,眼睛離書遠一些
8.下列關于顯微鏡和望遠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虛像
B.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是物體被兩次放大之后的實像
C.所有望遠鏡的物鏡都相當于凸透鏡
D.以上說法都不對
... ... ...
章末小結與提升PPT,第二部分內容:實驗活動
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實驗器材:光具座、凸透鏡、光屏、蠟燭。
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3.實驗操作
( 1 )了解凸透鏡的焦距,或用平行光聚焦法測出焦距的大小。
( 2 )點燃蠟燭,調整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與燭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 3 )實驗中,凸透鏡的位置不動,通過改變蠟燭的位置( 調整物距 ),移動光屏找像,記下每次物距、像距、像的特點及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像的變化情況。
( 4 )如果某次實驗在光屏上找不到像,可能是蠟燭到透鏡的距離小于一倍焦距或蠟燭恰在一倍焦距處。
( 5 )觀察虛像時人眼應在透鏡的另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
4.注意事項
成實像時要注意前后移動光屏直到找到最清晰的像為止。
5.實驗結論
( 1 )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 2 )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 3 )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 4 )當u=f時,不成像。
( 5 )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 ... ...
章末小結與提升PPT,第三部分內容:初高銜接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中物距、像距和焦距的關系: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當凸透鏡成實像時,滿足1/u+1/v=1/f,如果物像之間的距離為L,則L≥4f。
【針對訓練】
1.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f表示焦距,當成實像時,滿足1/u+1/v=1/f,在某次實驗中測得物距為30 cm,像距為15 cm,則此凸透鏡的焦距為 10 cm。
2.如圖所示,物體AB在凸透鏡另一側能成一個等大、倒立的實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鏡的焦距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為1/f=1/u+1/v。
( 1 )請你結合數學知識證明凸透鏡成等大實像的條件是u=2f;
( 2 )物理學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來表示凸透鏡的放大率,即m=v/u,請你結合公式和投影儀成像時u和v的大小關系,說明投影儀成像時放大率m是大于1還是小于1。
關鍵詞: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PPT課件免費下載,章末小結與提升PPT下載,透鏡及其應用PPT下載,.PPT格式;